深耕三十载 爱洒万顷田
——记垦区第四届“感动北大荒”人物获得者郑桂萍教授
2016年8月21日的《黑龙江日报》一版刊发了《科技创新鼓风帆“智慧农垦”破浪行》一文。文中提到:八五三农场第四管理区水稻科技园区采用了“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新模式,“长势明显好于其它地块”。此高效栽培新模式的发明者是bet356体育APP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郑桂萍。
今年56岁的郑桂萍是365BET体育投注官网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她与丈夫李金峰共同开创了bet356体育APP的水稻科研事业,潜心钻研30年,在丈夫因公殉职后肩负起重任,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连同对丈夫的思念,倾注于水稻科研事业,收获了累累硕果,为垦区的水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黑龙江垦区科技创新标兵”和“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夫妻创业奠定科研基石
1980年,出身农民家庭的郑桂萍被bet356体育APP农学专业录取。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bet356体育APP附中任生物课教师,并与同窗4年留校任教的李金峰结为夫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郑桂萍刚毕业的那两年,垦区开始大规模发展水稻生产,水稻科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而bet356体育APP在水稻研究方面基本处于空白。李金峰看准了这个机遇,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启动了水稻科研工作。起初,郑桂萍只是协助丈夫搞试验,1986年初,郑桂萍被调回农学系任教,正式开启了她的水稻科研事业。
郑桂萍讲授的课程是《植物生理学》,因此她从植物的生物原理及生物化学的角度探究水稻的生长机理,在微观世界寻找水稻高产的秘密。李金峰专注于水稻栽培模式的研究,更注重水稻群体的生长过程。夫妻二人一个“微观”、一个“宏观”,在研究方向上优势互补,分工细致,合作紧密。李金峰经常下农场,负责垦区试验基地建设和成果推广;郑桂萍驻守在校园,带领助手和员工开展校区试验基地建设和实验室研究工作。两人一唱一和,彷佛开了个“夫妻店”,把水稻科研搞得如火如荼。员工和同事们由衷的称赞他们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工作上的最佳搭档”。
夫妻二人相扶持,科研教学两不误,但创业的道路充满艰辛。由于忙于工作,郑桂萍经常把年幼的女儿锁在家中,或带到田间。成年后的女儿李凌寒回忆起母亲当年在田里忙碌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的郑桂萍,一身迷彩服,带着大草帽,穿着不透风的雨靴,头顶烈日,在水田中拔草、打药……这哪里是大学教师?更像个农民!由于常在冰冷的水田中行走,郑桂萍落下了风湿和骨关节疼痛,影响至今。
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在郑桂萍和李金峰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水稻科研基地有了可喜的规模,实验室建设也步入正轨,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水稻研究中心。自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成功培育了垦鉴稻5号、垦鉴稻10号、垦粳5号、垦粳6号等众多水稻新品种,研发出水稻可溶性育苗专用肥并成功转化。夫妻俩承担了二十多项攻关课题,十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黑龙江省和农垦总局的表彰奖励。
一心为农犹如春雨润物无声
2006年,一场车祸夺去了李金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击垮郑桂萍,她从悲痛中站立起来,默默担负起丈夫生前的工作重任,科研工作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作为农垦总局水稻耕作学科带头人、垦区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西部专家组组长,郑桂萍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奔波于农场、农村的水稻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和项目验收,开展水稻生产技术的调查研究与推广工作;三分之一扑在校内基地、实验室和指导员工上;另外的三分之一用在了讲台上。员工和同事“很少见郑老师逛街,甚至没见她买过菜”,给她打电话,经常“不是在出差的路上,就是已经在农场的稻田里”。
2012年的一天下午,郑桂萍到地方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当天的风很大,身材瘦弱的郑桂萍被大风吹得失去平衡,滑到田边的泥水里,鞋和裤腿湿透了,年过半百的她即使在风中瑟瑟发抖,也不听随行人员的劝阻,坚持着把剩余的地号看完。当天返回到家中,已是凌晨。同行的研究生仍记得导师当时说:“风一吹就干了,看地要紧。”在郑桂萍的心中,农民的事儿永远是大事儿。在农民眼中,郑桂萍从来没有教授架子。她穿着朴素,说话随和,实实在在。患有低血压的她每次下田与农民交流,站累了就蹲着,起身又头晕,就这样,也会跟农民唠上大半天,每次都能帮助农户解决一些实际生产中的难题。
对待员工,郑桂萍悉心指导,严格要求。无论是在温室,还是在田里,试验操作过程要比农民种田复杂得多,一些琐碎的活儿,她会领着员工们一起动手干。她常说: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员工看得清楚,教会员工做人、做事,与传授他们知识同样重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郑桂萍的行为准则,也是送给员工最宝贵的财富。她指导的研究生刚毕业即被农场破格录用为科技科科长,参与她课题的本科生成为人才招聘会上农场争抢的对象。“郑桂萍的员工”像一个标签,成为她教书育人三十年的最好肯定。
十年来,郑桂萍带领水稻中心全体工人人员获得了18项科研成果,其中“水稻保护性耕作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的开发与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包括“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8项省部、厅局级奖励;在黑龙江垦区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达18项,其中9个水稻新品种和5项新技术在垦区和地方推广面积达600万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5亿元;先后指导18个农场的水稻高产创建,举办农技培训1000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8万余人次,稻田边、园区里、技术培训的课堂上,黑龙江凡是种植水稻的地方,都留下了她瘦弱的身影。
创新模式酝酿水稻栽培技术变革
传统稻作模式作业环节多、破坏土壤结构、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郑桂萍团队研究的重点。从2002年开始,郑桂萍带领团队在850农场开展水稻“垄作摆栽”技术研究,一做就是三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配套插秧机具等限制因素,该技术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只作为一项储备技术。2003年至2010年,他们又开展了“水田带状旋耕节水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样由于气候和插秧作业效率等问题,未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长期搅浆平地造成的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前期地温低,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初,郑桂萍与859农场合作,结合国家农业生产“三减一控”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栽培技术新体系。
这项新技术将水田常用的水整搅浆平地变为秋季旱整地旱起垄,由全层施肥变为垄上苗带双侧双深分类施肥,由平作均行机插变为垄上双行机插,免除搅浆平地环节,节省了泡田用水,最大限度保留了土壤团粒结构,还可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施用。郑桂萍还与859农场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出配套的农机具,为这项技术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满足了农场和农户对水稻优质、高效的需要。
2015年,该技术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两节约、两提高”,即全年节约用水达15%,节约生产成本5%左右,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提高15%以上,2015年水稻实测产量提高5.1%。2016年,该技术在20余个农场得到推广应用,被媒体誉为“现有水稻耕作栽培模式的重大变革”。
整整三十年,躬身科研和教育事业,当年风华正茂的郑桂萍如今已年近花甲,她对北大荒的热爱,和将一生奉献给水稻科研的决心,却不曾改变。今年是李金峰逝世十周年,即使是在丈夫的祭日,郑桂萍依旧忙碌在田间。徐徐微风掀起稻浪沙沙作响,是诉说,是思念,是心底的誓言,护送着郑桂萍迈向稻田深处,一路向前。(作者:闯 垒 闻世宇)
(来源:bet356体育APP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