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先进典型】锐意进取,永不懈怠——365BET体育投注官网教师郑桂萍

作者:发布时间:2016-11-23浏览次数:1

锐意进取,永不懈怠

郑桂萍教授,19604月出生,19847月毕业于bet356体育APP农学系,留校任教。

20161123001

郑桂萍教授热爱教学,热爱员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有深刻的认识,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一名员工心目中的优秀教师。2008年以来,相继被授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入户先进个人”、校级“科技贡献奖”、黑龙江省科技厅“十一五”期间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巾帼女标兵、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农垦总局“科技创新标兵”、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校级“优秀人才突出成就奖”、校级“育人质量工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作物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和“农业部水稻高产项目首席专家”。

说起郑桂萍教授,可以这么形容,哪里有水稻田,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刚搬到大庆的前两年,由于试验条件不完善,为了不影响科研进程,她竟然把自己家的阳台当成试验基地,摆上了水稻盆栽,宁可自己不吃饭,也不放过一次调查试验,因为稻苗长势不好,她甚至几天无法入眠,深思熟虑其原因何在,习惯成自然,直到现在,只要工作需要,她家随时可以开辟水稻战场。由于水稻科研工作很苦很累,她对员工要求又十分严格,所以她对要参加水稻组课题的员工总是先打预防针,让员工先实习一周,再决定是去是留,有好多真正想学东西的员工还是特别想参加水稻课题组,她对员工说,做事就一定要认真做好,要么就不要做。凡她带出的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各个突出,甚至成为单位领导招人的标杆。她对自己要求更是不留半点马虎,尽心尽力地从事着教学和科研工作。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科研的需要、为在教学科研中更好地把握科研动向和提高教学水平,郑桂萍教授不断进取,努力钻研业务,克服年龄较大等困难于2001年考取了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除了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外,不失时机地听取不同学科的学术报告,涉猎许多课外知识,努力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进一步充实武装自己,20046月,她以90分的优异成绩博士毕业,回校继续工作。

社会服务方面,郑桂萍教授作为农垦总局耕作学学科带头人,被农垦总局聘为水稻高产攻关专家,负责农垦总局西部局17个农场的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此外,还有校局共建、校县共建等大量工作,每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大部分时间都奔波于农场、农村的水稻田间和各个科研实验基地,黑龙江省农场、地方的水稻田几乎都留下她的足迹。每年均为黑龙江垦区各大农场进行高产攻关培训及技术指导和测产验收,以点带面,积极为农场和地方进行高产、优质、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农技培训800场次,累计培训农民7.5万人次,为黑龙江省水稻的品种培育、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龙其在盐碱地种稻技术方面,为查哈阳等农场和大庆市林甸和杜蒙等周边农户进行盐碱地种稻技术培训和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成果转化方面,2013年以来她完成了垦粳5号水稻新品种和“水稻基质板育苗专用肥生产配方”的成果转让工作,转让费达80余万元,另外现和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也达成长期合作。

农民服务方面,她针对农户育秧管理不到位调控不及时的现状,专门进行旱育壮苗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她亲自为农户制作育秧管理“明白卡”,使农户的育秧管理更为准确便捷,对培育壮苗做出了突出贡献。做为单位的技术依托人,针对农户盐碱地水田开发与水稻耕作栽培的难点问题,从品种选择、育壮秧、整地、施肥、管水、群体优化等各各环境现场指导,培育示范户,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规范,指导生产准确高效.以大庆盐碱地为生产背景,与同事共同筛选出适于当地的水稻品种或品系几十份,初步建立了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综合生产技术体系,并于杜蒙、林甸进行示范。

她是林甸县三合村2010-2011年承担的项目“北方寒地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技术依托人,参与水稻旱育苗大棚基地建设,示范方案的制定、多次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制定出了林甸县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试行),指导生产取得良好的效果,示范区增产10%左右,项目于2012年顺利通过验收;作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兴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1-2012年承担的大庆推广项目“优质高产水稻旱育壮苗及养分均衡管理技术示范”的技术依托单位,参与方案的制定、多次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建成示范区一个, 实现优质水稻亩产650公斤,亩增产 50公斤,亩增收160元;项目于2013年顺利通过验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郑桂萍教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中特别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不断学习,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科研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思路。刚来大庆的当年,针对当地日照强、盐碱地和畜牧业突出等实际特点,她申请了适宜当地种植的饲用甜高粱课题,此课题的研究为大庆及周边县市畜牧业种植、青储和青刈甜高粱饲料提供有利途径。郑桂萍教授工作中那种与时俱进、不畏艰险的作风,是北大荒精神和大庆铁人精神的融合。金日龙是大庆市王家围子的一位稻民,因为水稻组一直在王家围子做试验,他对郑教授这种崇高的精神深有体会,金日龙说人们心目中的农民是最忙最累的,可我认为搞水稻科研工作的教授比农民还忙还累。同时,金日龙也对这种奉献所产生的效益算了笔帐,在大庆盐碱地种出的水稻亩产最多也就500公斤左右,出米率能达到6成,可按教授叫他的方法种的垦鉴稻10号,亩产达到了600公斤,出米率达到了7成多,平均每亩就能多出360元钱,150亩就能多收入5万多块钱,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王家围子及其附近的农民也都被这种高尚的科研精神所感动。

“扎扎实实地学,踏踏实实地干”是郑桂萍教授的真实写照,忘我的奉献,必能换来骄人的成绩。近5年来,主持的各级科研项目有6项通过国家验收或鉴定,参加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总局级课题有3项通过鉴定;培育的7个水稻品种通过黑龙江省或农垦总局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以来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共有9项获奖,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现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国家和省级项目4项、主持农垦总局科研项目5项。研究成果在《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等刊物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主编和主审的著作4部,分别为《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寒地水稻田间试验实用手册》、《作物栽培学》和《黑龙江水稻遗传多样及系谱分析》;作为副主编参加著作编写1部。

尽管郑桂萍教授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但她还是时刻以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和严谨的教科研工作态度,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永不懈怠,永不满足,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实现着一名大学教师的价值。

http://v.qq.com/page/j/0/z/j0334yu3ozz.html(郑桂平专题片)